关于省政协第十二届第五次会议第20220182号提案的答复
索 引 号 | 011043145/2022-36125 | 分 类 | 科技 |
---|---|---|---|
发布机构 | 网上赌搏网站 | 发文日期 | 2022-08-29 |
文 号 | 无 | 有 效 性 | 有效 |
您提出的《优化目标管理 提升我省科研经费投入效率》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在建议中针对我省科技创新工作存在问题分析到位,所提建议合理,对我省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近年来,我厅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决策部署,促进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以破除制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体制机制障碍为重点,以强化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科研项目管理创新。
一、 我省科研管理工作现状
(一)重构省级科技计划体系
近年来,我厅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优化计划体系,由单一的攻关计划向多类别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计划体系转变。2022年按照“全区域、全链条、全主体、全要素”布局,通过“精简、整合、优化”重构省级科技计划体系,拟设置基础研究计划、技术创新计划、科技创新基地(平台)计划、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区域科技创新与生态建设计划五大类科技计划。
(二)分类探索省级科技项目组织方式
目前我省已开展了“公开竞争”“定向委托”“揭榜挂帅”和“绩效考核”等多种项目组织方式。围绕战略性、颠覆性技术,以“定向委托”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湖北路径。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的急需技术,以“揭榜挂帅”鼓励“英雄不问出处,谁能干就让谁干”;围绕更加需要引入竞争机制的创新领域,采取“公开竞争”方式支持原始创新自由探索和技术攻关自主研发;围绕调动各类主体积极性,采取“绩效考核”方式,引导激励加大研发投入;围绕降低科技创新不确定性预期风险,采取“赛马择优”方式,选择不同技术路线同时竞争,提高项目实施预期成效。
(三)多措并举改革成果转化机制
针对省内目前科研成果转化现状,我厅积极探索,从以下四个方面改革成果转化机制。一是加快推进湖北·汉襄宜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二是扩大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在湖北工作大学试点的基础上,探索在省属高校院所推行赋权改革。三是扎实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评价改革综合试点,发挥成果评价“指挥棒”作用,激励科研人员产出更多高质量科研成果。四是创新成果转化途径。通过成果交易、展示推介、线上对接,以及“鄂来拍”“鄂来揭”“鄂来投”等多种交易渠道,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四)逐步完善科技奖励评审
2017年国家出台《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后,我省推动17个市州先后取消了市级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截至目前,省科学技术奖是我省唯一一项政府科学技术奖。为进一步完善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确保奖励工作公开、公平、公正,我省专门出台了《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明确规定省科学技术奖受理完成后,需进行受理公示,公示内容包括项目简介、主要知识产权目录等内容。目前,相关工作均按照文件要求执行。为确保专家客观公正评审,参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和兄弟省市做法,我省同样采取不公开公示专家评审意见的做法,但所有专家评审意见均存档备查,如有需要,可以根据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查询。
二、 提升我省科研经费投入效率的举措
(一) 改革项目评审过程管理工作
为确保项目评审结果的真实可靠,我厅目前正在推进的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改革拟从以下三点落实项目评审过程管理的改革工作。一是在技术创新专项中探索试行“盲评”、“异地专家评审”、“交叉评审”、“大数据核查”等机制,力求客观、科学、公正、公平。二是规范评审专家管理,对竞争性项目评审,持续推行“专有空间、专门电脑、专业人员”原则抽选评审专家,完善更新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专家库,建立专家特长领域、研究方向等精确描述的特色标识体系,实施专家活跃度和影响力信用评价。三是加强科技计划项目评审现场监督管理,明确项目评审现场行为准则和监督职责,保证评审活动公正、公平、廉洁、高效。
(二) 优化不同类型科研项目评价方式
我省目前出台的《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推行3年以上科技成果中长期评价,以年度进展报告加强事中监管,对长周期的重大科技项目,不以短期结论和研发成败论英雄。同时在省级科技重大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计划等项目中,试点在项目验收后3年开展成果后评估。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完善科技评价机制,确立以质量、贡献、绩效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实行与不同类型科研活动相适应的跟踪和分类评价制度,优化科技奖励项目,承担科技成果评价、人才评价、同行评议等国家试点。
(三) 改革完善财政科研资金管理方式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我省对标国家、结合省情,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了《关于改革完善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措施》,进一步解决项目经费管理刚性偏大、经费拨付机制不完善、间接费用比例较低、经费报销难等问题,激励科研人员多出高质量科技成果、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下一步我们将开展基础研究经费“包干制”改革。探索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将其自由探索的科研项目纳入省级科技计划管理,同时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切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
(四)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为改变以往“重立项、轻管理、轻绩效”现象,在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通过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建立科技领域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加强绩效监控管理,强化绩效评价和结果运用,建立符合科技规律和特点的绩效评价方式,形成注重实效、分类评价、全方位、全流程、全覆盖的科技计划项目绩效管理体系。同时,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绩效管理的意见》,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管理制度,组织第三方机构对省级财政资金开展绩效评价,完善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切实将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资金安排和改进预算管理相结合,推动“投入型”预算向“绩效型”预算转变。
我省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与国内先进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会同各相关部门、地方政府一起,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持续稳定提升科研经费投入效率,促进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努力开创科技创新引领湖北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湖北网上赌搏网站
2022年8月29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