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政协第十二届第三次会议第20200201号提案的答复
索 引 号 | 011043145/2020-149058 | 分 类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网上赌搏网站 | 发文日期 | 2020-07-23 |
文 号 | 无 | 有 效 性 | 有效 |
您提出的关于探索产学研创新发展路径深入推进我省企业孵化平台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孵化中的作用
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引领龙头企业参与创业孵化,围绕龙头企业全产业链需求,依托企业技术条件资源、资金资源和市场资源,有针对性地创建孵化器,实现实体经济与创业孵化的紧密对接。因此,如何促进新的市场主体进入创业孵化服务市场,不断创造新模式、新机制,为产业孵化提供高效服务,在专业领域提供垂直细分和专业化服务,兼顾小众和大众的服务对象,营造大小主体协同、要素聚合、机制健全、环境友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正如您在提案中提到的“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专注于智能硬件和电子产品研发的同时,采用“投资+加孵化”的方式,投资孵化生态链上创业企业,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链孵化平台,构建企业“生态链”。通过这样的孵化模式,小米成功打造了华米、云米、青米等上市企业以及紫米、智米、石头科技、纳恩博等独角兽企业,成为龙头企业构建“企业生态链”,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成功典范。
近年来,我省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若干措施》和《深入推进科技创业的十条意见》、《科技项目揭榜制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创建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业孵化载体,围绕企业上下游产业链,聚集双创资源,培育孵化创新型科技企业,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目前我们已推动武汉烽火集团、华工科技、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武汉智能装备研究院等建设了专业化的孵化器,初步形成了我省孵化载体“专业化、多元化、结构化”协同发展的科技创业孵化格局。
二、关于设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产业发展基金
聚焦产业发展需求,鼓励产学研结合,着力打造一批科技型领军企业。近年来,省财政通过落实本科高校生均拨款经费,设立“双一流”建设专项和奖补资金等措施,支持校企合作、科学研究。省创投引导基金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公益平台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参股天使基金和重大成果转化基金,引导社会资金向早期科技创业企业聚集。
三、 关于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对接,转化科技成果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人大的直接推动下,我省先后出台了“科技十条”、“自主创新条例”、“东湖示范区条例”、“省专利条例”、“科创 20 条”,2019年,完成了《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办法》的修订工作,强化高校职称评审、人才评价中的成果转化导向。加大职称评审、人才评价中成果转化所占权重,强化成果转化导向,鼓励高校院所科研人员积极开展横向合作,开展“订单式”研究,更好地服务企业,着力破解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出不畅难题。
下一阶段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实施意见》,引导龙头企业挖掘“双创”潜力,把打造创业孵化载体与构建产业生态链相结合,发挥企业在资金资源、技术人才资源、市场订单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赋能产业生态链上创业企业,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举措建设高水平创业孵化服务平台,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第二,推动“湖北省企业创新11条”等政策落地实施,支持龙头企业、总部企业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对外开放科研设备、检测设施、小试中试平台等科研研发条件和成熟科技成果,为产业生态链上小微型创业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对接服务。三是积极推动高校创新资源服务全省行业产业,扎实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和科技攻关的新机制,继续选聘行业企业高层次人才到高校受聘“湖北产业教授”,并给予专项资助。
最后,衷心感谢您长期以来对科技企业创业孵化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将积极落实本建议的相关内容,加强对龙头企业建设孵化平台的支持力度,探索企业、院所、高校和新型研发机构赋能创业企业的新路径、新方法,促进大、中、小企业,创业企业共同发展。
湖北网上赌搏平台
2020年7月23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