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赌搏网站

湖北政府网 |邮箱|计划管理|工作后台 |自科基金验收入口| |登录|注册

关于省政协第十三届第一次会议第20230101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省政协第十三届第一次会议第20230101号提案的答复

2023-09-04 16:08 网上赌搏平台
索 引 号 011043145/2023-24527 分    类 科技
发布机构 网上赌搏网站 发文日期 2023-08-17
文    号 有 效 性 有效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区域创新联合体建设,助力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综合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经信厅、省人社厅、省知识产权局等会办单位的意见,答复如下:

当前,我省正处在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关键时期,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联合体是我省适应科技创新发展新形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的重大举措,是提升我省创新体系效能、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加快推进科技强省建设、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省创新联合体建设情况

截至目前,我省已批准备案了18家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创新联合体),涉及车规级芯片、新一代网络及数字化、生物医药、医学成像、光纤激光器、先进低碳冶金、综合能源、建筑工程、数字交通、疫病防控、光纤光缆、数控系统、现代农业等多个行业领域,共吸引了539位专家参与,其中院士16涉及成员单位136,为加快提升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主要做法包括:

(一)强化系统性建设布局,湖北模式成效初现。湖北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创新联合体建设工作,先后把创新联合体建设纳入了《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意见》(鄂发〔2022〕9号)、《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强省建设的意见》(鄂发〔2021〕20号)等政策文件,作为全省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支撑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

网上赌搏平台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建立了创新联合体等新型研发机构常态化管理制度,先后印发了《湖北省新型研发机构备案管理实施方案》、《关于推进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等政策文件,明确了我省创新联合体的政策目标定位、管理支持方式等制度规范,按照自上而下、有组织科研、系统布局、跨界集成的原则,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经过实践探索,目前我省已形成以“五个一”为特征的创新联合体“湖北模式”(即面向一个主攻方向、建立一名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打造一支高水平研发团队、带动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创新、推动一个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发展),建设成效也已初步显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实现3款国内空白车规级芯片首次流片,完成国内首款基于RISC-V指令集架构车规级MCU芯片设计;省新一代网络及数字化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突破了高端核心光电芯片的工艺、封装等技术,开发出国产化的50G comobo PON光模块以及50G comobo PON系统;省光纤激光器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研发的6kW、12kW及以上高功率产品,成为海外市场近两年的热销型号。相关工作受到王忠林省长、邵新宇副省长的肯定批示。

(二)强化企业创新主导,加快推动多元主体融通创新。科技领军企业是组建创新联合体的关键依托和主导力量,是牵引带动产业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创新发展的“牛鼻子”。党的二十大对加快培育科技领军企业、支持科技领军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引、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我省目前备案的18家创新联合体主要由东风公司、烽火通信、锐科激光、武汉联影、武钢公司等这些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强的领军企业牵头,这些领军企业具有自身市场份额较大、研发体系较为完善、研发资金较为充裕的优势,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方面具有较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能够有效集聚上下游企业,对接高校、科研院所等优势资源,构建从源头创新到成果产业化的“创新循环”。通过推动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已被证明是推动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出题人、答题人和阅卷人,成为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核心载体的有效路径。

(三)强化市场化机制作用,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体系。习近平总书记5次考察湖北,都对湖北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重要要求,赋予湖北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责任。我省作为科教大省,必须以所有和所能服务国家所需,加快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以“用”为引领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构建创新联合体,可以将各创新主体有机连接在一起,把分散的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有效组织起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创新联合体的价值共创、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形成可持续的资源整合和创新突破能力。目前我省对创新联合体的备案管理中要求各成员单位必须签订有约束力的组建协议,建立责任清晰、权力透明、利益分享的组织架构,明确创新联合体产学研协同攻关、收益分配激励、知识产权共享、第三方咨询服务等运行机制,加快攻破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盲区。例如,省动物疫病综合防控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由武汉科前生物牵头,联合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科研单位及湖北金旭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共同发起成立,该联合体围绕我省上千亿元畜禽养殖市场,以共同利益为纽带,以市场机制为保障,聚焦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和成果转移转化,计划5年内培育2家产值超过100亿元的龙头企业,带动全省动物疫病综合防控产业链产值超200亿元。此外,我省创新联合体还建立了基于信任的首席科学家制度,赋予首席科学家自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匹配资金链,锻造人才链权限。目前,我省大多数创新联合体首席科学家都院士担任。

(四)优化“有为政府”职能,做好政策服务和保障支撑。一是做好全省创新联合体规划设计,按照“一个重点产业链一个创新联合体”的要求,完成省级创新联合体在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等优势产业全领域布局。二是支持创新联合体积极参与相关重大科技计划指南、产业战略规划、新兴产业发展路线图的编制,承担省级科技重大专项、“尖刀”工程等科技计划项目。三是支持创新联合体建设高层次产业创新服务平台,为产业链内大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技术验证、创业孵化、检验检测和按需定制的各类科技创新服务。四是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向创新联合体倾斜。向创新联合体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学仪器和专利基础信息等资源,支持各地在建设用地、资金扶持、人才落户和人才住房政策等方面为创新联合体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将高校服务湖北高质量发展情况纳入省属高校年度发展综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鼓励校企人才双向流动。五是定期开展创新联合体绩效评价。建立以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对评价优秀的创新联合体,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分类给予奖补。对连续两年绩效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创新联合体,取消其备案资格。

尽管我省创新联合体建设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正如你们提案中提到那样,我省在创新联合体建设实践中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重量级科技领军企业缺乏,缺少像华为、腾讯等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强大创新能力的行业“领头雁”和“掌舵人”。二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参与创新联合体的组建过程中,对实现以“用”为导向的知识供给和有效支撑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短板。三是尚未形成跨部门的政策支持合力。

二、下一步工作考虑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收你们的意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快培育壮大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领军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特别是其创新组织能力的强弱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创新联合体的作用发挥。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培育扶持一批在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龙头企业,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或核心企业整合相关资源,共建产业研究院等创新联合体(组织部),指导创新联合体领军企业争创国家级产业链“领航”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在政府科技项目立项及评审上,更多采纳来自领军企业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领军企业对重大技术研发方向、技术路线选择、技术要素价格等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主导作用。

二是加大高端人才联合培养支持力度。大力支持创新联合体内高校、科研院所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厅),围绕企业创新需求,特别是行业和产业重大技术需求,常态化组织政产学研用金服合作对接活动,组织跨学科、跨专业的协同攻关(经信厅)。建立健全人才校企双向流动机制,探索引才在高校、用才在企业、编制在高校、工作在企业的灵活引才用才机制(教育厅)。大力支持高校院所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建设联合实验室、研发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等校企研发平台。在省级引才计划中,优先支持创新联合体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对符合条件的创新联合体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人才政策、项目支持(组织部),积极协调落实各项高层次人才待遇(人社厅)。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联合体牵头企业在相关系列(专业)开展自主职称评审。

三是加快推进创新联合体体制机制创新。继续支持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经信厅),引导创新联合体加速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建设和运行模式,完善创新联合体产学研用各主体协同攻关、收益分配激励、知识产权共享等各方面的制度,合作开展培育高价值专利,共同促进创新链产业链的融合发展(知识产权局),建立健全创新联合体成员遴选和退出机制,强化战略承载能力。

四是切实增强政府部门政策支持合力。一是加快推动创新联合体全省合理布局打造省地联动、各尽所能、各展所长、优势互补、互促共进的创新联合体发展新格局。二是加快完善有利于创新联合体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特别是要强化科技金融供给,鼓励我省金融机构面向创新联合体开展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融资、创新积分贷、人才贷等创新服务,引导各类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和天使基金风险基金加大对创新联合体股权投资。三是大力宣传推广创新联合体形成的重大科技成果和典型经验,营造有利于创新联合体发展的良好环境。

感谢你们对科技工作的支持!


湖北网上赌搏平台    

2023年8月17日   


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 
澳門威尼斯人博彩 澳门博彩官网 世界杯压球官方网站 韦德体育官网 365买球平台 广西柳州市财政局网站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科技局 抚州市林业局 陕西省医疗保障局 临夏回族自治州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