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赌搏网站

湖北政府网 |邮箱|计划管理|工作后台 |自科基金验收入口| |登录|注册

关于省政协第十二届第五次会议第543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省政协第十二届第五次会议第543号提案的答复

2022-08-31 08:13 网上赌搏网站
索 引 号 011043145/2022-36196 分    类 科技
发布机构 网上赌搏网站 发文日期 2022-08-31
文    号 有 效 性 有效

你们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对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的关注和支持,我们认为提案内涵丰富,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将为我省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光谷科创大走廊,加快推进武汉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有益借鉴。为做好提案办理,网上赌搏网站积极会同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经信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卫健委认真研究、广泛调研,形成了提案办理意见。

一、关于建立完善协调推进工作机制

去年2月,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宣布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启动建设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走廊统筹机制加快构建,大走廊建设加快落地落实。

一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2021年,省委、省政府领导专题研究并推动出台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发展战略规划、东湖科学城规划,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考察了东湖科学城、黄石(离岸)科创园等大走廊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推动湖北实验室建立健全实体化运行机制。省政府建立了省推进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副省长担任会议召集人。2021年4月,召开大走廊建设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加强协调督办,凝聚工作合力。2022年2月,省推进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审议并通过了大走廊三年行动方案和2022年度工作要点。2022年3月,召开大走廊建设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开展2021年大走廊建设情况总结、问题协调及下一步工作部署。

二是省直部门强化规划与项目牵引。网上赌搏网站推动五市组建科技创新协同推进办公室,推动建立大走廊科技管理部门联动机制,多次组织召开大走廊工作协调会,推进五市大走廊功能片区建设;组织编制大走廊三年行动方案及2022年度工作要点。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网上赌搏网站三部门共同编制了《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区域布局规划(2021-2035年)》。省经信厅正加快编制《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产业规划》。

三是武鄂黄黄咸五市政府高位推进。武汉、鄂州、咸宁、黄石、黄冈将大走廊建设列为中心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同部署同推进。武汉市发布《东湖科学城建设发展规划》。鄂州、黄石、黄冈、咸宁编制形成大走廊功能片区发展战略规划或三年行动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建议中的意见和方向,进一步完善协调推进工作机制。一是将进一步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加强统筹协调,交流各地工作情况,进一步增强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工作合力。二是发挥创新协同推进办公室作用,实行轮值推动机制,按武鄂黄黄咸顺序,每季度由一个市科技局轮值主持工作推进会议,推进五市大走廊功能片区建设。

二、关于加强东湖科学城建设

今年以来,网上赌搏网站坚持把东湖科学城作为光谷科创大走廊的核心区域、创新极核和科技强省的标志性工程,加快推进高水平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成见效。东湖科学城的规划正式发布,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启动,高端科创平台建设的集中度、显示度大幅提升。在湖北实验室建设方面,部省共建的7家湖北实验室进入实体化运行,科研攻关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方面,脉冲强磁场设施优化提升、作物表型组学和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设施等3个项目成功纳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高端生物医学成像装置、武汉先进光源研究中心、神农设施项目预研预制进展顺利。《湖北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管理办法(试行)》已印发实施。在前沿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落户光谷,数字建造、智能设计与控制两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国家先进存储产业创新中心已搭建起核心组织构架。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建议中的意见和方向,深入推进东湖科学城建设。一是推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东湖科学城起步区路网,加快建设大科学装置电力能源配套设施。建设科学社区、科学服务中心、中小学校、邻里中心等商住公服配套项目。二是启动湖北实验室评估考核,推进湖北实验室机制创新和高效运行。三是加快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四是推进武鄂黄黄咸创新体系加速融合,面向大走廊三大主导产业,突出主题、主业,推进大走廊各功能组团形成功能互补、要素集成、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三、关于深化区域协同创新

今年以来,大走廊持续探索高效率协同创新模式,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发展新动能。

一是科技创新资源加快集聚,按照“一核一轴三带多组团”空间布局,大走廊集中谋划布局了双碳研究院、量子研究院、区块链研究院和激光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以及40余家产业技术研究院、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已达770多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载体超过26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000多家,湖北理工学院科技园等数十家新建园区正式开园,院所校区、产业园区、科创社区“三区融合”积极推进。

二是协同创新机制加快建立。东湖高新区与鄂州合作打造千亿级光电子产业园,葛店开发区近1/4的企业直接为武汉配套;黄石200多家规上制造业企业与武汉相关企业建立稳定产业链配套;黄冈与东湖高新区共建科技产业园,黄石在东湖高新区设立的科创飞地已经建成投入使用。总部研发在武汉、生产制造在周边,头部在武汉、链条在周边的科技与产业配套模式得到推广实践。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建议中的意见和方向,深化大走廊创新协同发展机制,加快创新要素有效流动。一是加快推动“企校合作、院地协同”,推动高校院所优势专业对接大走廊特色产业,组建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形成更加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构建要素流通、资源共享的创新创业平台和服务体系。二是推进科创飞地建设,推进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提升服务能力,加快建设黄冈(光谷)离岸科创中心,鼓励鄂州、咸宁在光谷建设科创飞地,依托科创飞地加强与光谷在技术成果、资金、品牌、管理等方面开展多要素多形式的合作,加快形成研发在武汉、转化和产业化在周边的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格局。三是推进人才流动共享,实行更加灵活的激励政策,通过人员“双聘”、项目合作、技术攻关等方式柔性利用武汉高端人才,推动科创人才在大走廊内的高效流动,聚集更多的“科创合伙人”“休闲创客”。四是加快“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加快专业化孵化载体建设,促进更多创新主体成长壮大、集聚发展,推动头部企业在武汉、产业链条在周边布局,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主导、现代服务业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四、关于建设新型基础设施

目前,大走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正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一期投运,二期建成;腾龙光谷数据中心、鄂州悦科(湖北)数据中心等加快建设;武汉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注册量超过61亿个。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建议中的意见和方向,围绕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布局一批云计算、边缘计算、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支持东湖高新区武汉超级计算中心、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应用平台等建设。加快生产设施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智能传感设施、云计算等在生产系统中的深度应用;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在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运营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

五、关于健全便捷交通网络

大走廊启动建设以来,交通体系建设一体化加快推进,鄂州花湖机场正式投用;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燕矶长江大桥)通航论证获交通运输部正式批复;五市加快打通断头路,武汉科技一路与鄂州人民西路联通线路已开工建设,鄂州华容红莲湖辉煌大道北段、葛店高新五路等道路开工建设;武汉地铁11号线、13号线延伸至鄂州、黄石轨道交通网规划编制完成。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建议中的意见和方向,加快推进武阳高速、鄂州机场高速、武汉都市区环线高速、鄂黄第二过江通道、武黄高速改扩建等高速公路重大项目,积极推进G347、S203等国省干线快速化改造,完善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加快构建内畅外联的交通网络体系,为推进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提供坚实交通支撑。

六、关于完善公共服务配套

大走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大走廊共建成幼儿园1100余所、中小学900余所;各级医院1300余家。同济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光谷人民医院、武汉市三医院光谷院区二期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光谷文化中心、光谷国际社区等项目加快建设,山姆会员店、大悦城等大型商业体开业。鄂州梁子湖区获评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光谷中央生态大走廊一期工程、二期综保区段基本完工。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建议中的意见和方向,优化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内教育资源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一是支持武汉市科学布局中小学校,落实光谷大走廊内新建小区配套中小学建设,推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义务教育学校小班化教学共同体建设、新建义务教育学校快速优质成长共同体建设、学区制建设和集团化办学四项行动,打破区域限制,积极探索跨区域学校“拘团发展”新路径,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二是支持同济、协和、省人民、中南等实力较强的医院立足“大综合、强专科”发展理念,采取合作办院、设立分院等形式扩大在全市的覆盖范围,加快审批流程,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网格区域的医疗救治水平。

湖北网上赌搏平台

2022年8月31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 
12bet官方网站 太阳城娱乐城官方网站 世界杯压球官方网站 十大网络彩票平台大全 十大彩票网赌平台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林业局 普洱市科技局 恩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太原市科技局 长治市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