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提升科技服务水平 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环境
一是优化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借助市政府“千人进千企”活动,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分类指导,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帮助高企解决用工、融资、技术研发等难题102项。加大政策扶持,贯彻落实《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关于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兑现科技创新奖补资金1.8亿元,全市高企享受所得税优惠和加计扣除金额23.97亿元。加强中介服务,新引进落户科技中介服务机构5家,聘请中介服务机构对申报高企的企业进行跟踪服务指导。全市777家高新技术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占比达75%,新入规高企65家,产值过百亿高新技术企业成功破零。鸣利来公司采矿掘进装备项目、硅元新材料医用有机硅项目等一批高企产能扩建项目开工实施。
二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向上争资立项实现“大丰收”,全年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62项、资金5400万元,创历史新高,资金总额居全省前列。市本级科技投入实现“大跨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财政科技投入连续递增,市本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由原来的1950万元增加至3000万元,新增黄冈(光谷)离岸科创中心建设资金1050万元、农业科技赋能项目资金760万元。县市科技投入实现“大增长”,各县(市、区)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实现了全覆盖,总数达到9000万元,同比增长30%。其中,麻城市科技创新奖补资金达1830万元。
三是积极培育创新型县(市)。麻城市纳入国家创新型县(市)培育库,红安县获批建设省级创新型县(市),全市省级创新型县(市)建成2家、在建3家。黄州区、麻城市、黄梅县获评全省“科技创新综合考评优秀的地方”。聚焦北部山区和重点区域生态资源丰富、产业发展受限困局,探索科技支撑可持续发展路径,罗田、英山获批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麻城、蕲春获批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