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赌搏网站

湖北政府网 |邮箱|计划管理|工作后台 |自科基金验收入口| |登录|注册

关于省政协第十三届第一次会议第20230135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省政协第十三届第一次会议第20230135号提案的答复

2023-09-04 16:10 网上赌搏网站
索 引 号 011043145/2023-24529 分    类 科技
发布机构 网上赌搏平台 发文日期 2023-07-18
文    号 有 效 性 有效

贵单位在湖北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提案《我省重点新兴产业人才流失问题及对策》已收悉,感谢您对湖北科技人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提案中提出的建议对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快推动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要素深度融入我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综合省教育厅、经信厅、人社厅等部门的办理意见,现将有关工作情况回复如下:

一、有关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湖北省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驱动、服务环境上不断先行先试,推动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有机融合,积极构建产才融合新格局。

(一)优化顶层设计,激发产业人才创新活力

一是完善重点产业人才政策支持体系。省政府出台《实施“技兴荆楚”工程 服务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聚焦“三高地、两基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围绕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六个方面共20条措施。省委组织部牵头起草《支持光电子产业人才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有条件的地区设立“人才特区”,对在区域范围内工作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给予个人所得税负差额补贴。二是不断提升高校技术攻关能力。2022年8月,省教育厅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校科技创新服务湖北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组织高校聚焦智能网联、光电、芯片、北斗等产业领域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核心技术,围绕氢能、储能、量子信息、生命科学、前沿新材料等未来领域,组织攻关突破,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推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三是健全科技评价机制。制定《湖北省科技人才评价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服务激励等政策措施,加快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评价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导向作用,用好评价“指挥棒”,推动高质量成果产出和转化。

(二)强化队伍建设,打造产业人才集聚高地

一是打造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依托国家及省级重点人才计划,培养产业领军人才,2022年,湖北共计14人入选国家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入选数量首次突破个位数,较上年增长75%,新遴选79个“科技创新团队”共组织400余名高层次人才向产业一线积聚。二是引导青年科技人才向产业人才集聚。与中交二航局共同设立“智能建造”青年科技人才服务企业联合专项,以“揭榜挂帅”形式,引导青年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培养造就工程技术领域青年拔尖人才。三是加强卓越工程师队伍建设。实施省级“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将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例如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纳入荆楚卓越工程师重点建设工程,加大卓越工程师队伍建设。

(三)建设高能级平台,夯实产业人才发展支撑

是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实体化运作。推动张清杰院士、刘买利院士等专家牵头组建的6家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实体化运作,打造“五个一”模式(确定一名首席科学家,面向一个主攻方向,打造一支高水平研发团队,带动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创新,推动一个产业集群共同发展),助力创新资源加速集聚。二是加快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修订《湖北省新型研发机构备案管理实施方案》,全省新型研发机构新增备案21家,总数达到418家,位居全国第2,实现产业发展和人才集聚同频共振。三推动高校产业学院建设2021年,湖北工业大学芯片产业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东风HUAT智能汽车产业学院获教育部首批现代产业学院。2023年3月,联合省发改委、省经信厅推荐武汉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现代产业学院、湖北工业大学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等10所高校产业学院申报教育部第二批现代产业学院。

(四)设置重点产业专项,鼓励人才服务产业一线

一是实施光电子信息产业人才专项。从我省光电子信息五大产业(集成电路、光通信、激光、新型显示、智能终端)中每年引育一批优秀产业人才,为建设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夯实人才基础,为打造全国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智力支撑。二是组织2023年科技人才服务企业专项。打破区域人才流动壁垒,组织100名科技人才服务企业创新发展,将武汉市内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资源与武汉市外企业创新资源充分融合,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资源集聚能力、优势产业主导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三是深入实施服务基层人才专项。组织“科技副总”“院士专家企业行”“科技特派员”“博士服务团”等行动,带动全省各级科技人员扎根基层干事创业、服务产业发展。近三年,湖北省“院士专家企业行”暨“科技副总”为企业培训5万余人次、引进人才1500余人,达成项目协议1200余项,协议金额约12亿元;科技特派员培养基层技术骨干1.5万余人,培训农民20余万人次;博士服务团队促进校地合作600余对,帮助引进人才300余人,培训2.5万人次。

(五)完善人才服务,涵养人才发展源头活水

一是加强重点领域人才跟踪服务。为重点新兴产业领域高层次人才提供“楚才卡”一卡通便捷服务,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和生产生活提供优质服务。二是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完善重点新兴相关产业领域职称评审,常态化开展了25个系列职称评审工作,切实保障了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空间。三是组织青年科学家论坛。举办智能建造、人工智能、光电子信息、新材料、绿色电力等多个专场活动,为青年科学家搭建高水平互动平台,帮助青年科学家与企业、金融等创新要素密切融合,推动青年人才成长与湖北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相得益彰。四是开展产业人才专题调研。选取省内具有代表性的高校、研究机构和高新技术重点企业开展高层次人才流失专题调研,并向邵省长进行专题报告。开展激光领域科技人才需求情况专题调研,提出湖北省激光人才培育对策建议。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湖北将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作用,持续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动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要素深度融入经济发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产业人才培养。深入贯彻落实《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的通知》(教高2023]1号),以服务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建好建强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推进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精品教材、师资队伍等建设,支持有关高校联合新兴产业高水平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和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质量。

强化产业人才引育。面向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产业人才联盟,畅通人才跨体制、跨行业、跨地域交流渠道。试行未来产业顶尖人才“白名单”制度,在团队建设、经费投入、科研设施、生活条件、工作环境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和稳定支持。

健全产业人才评价模式。完善产业人才评价方式,推行人才注册制和评价积分制,搭建“无证明人才积分”系统,突出业绩贡献、价值产出等市场成效,不设学历、年龄、时空、职称等准入限制,给予“专才”“怪才”竞争机会,建立“随到随评”“认定即享”机制。推广国家“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湖北试点的成功经验,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

强化产业人才服务。聚焦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动态调整我省职称评审专业,促进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产业发展同步;持续做好“楚才卡”申领服务保障工作,对符合“楚才卡”申领条件的重点新兴产业人才,积极配合人才所在单位做好“楚才卡”申领服务工作;为重点新兴产业人才提供落户、住房、医疗、出行、金融、用汇便利化等28项优质服务。

加强人才流失风险排查。定期开展重点产业人才流失风险排查,及时掌握人才队伍思想动态、学习、工作、科研和生活状态,对人才流失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估,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才流失预防工作。加强国内外地区人才流动新政策新动态的追踪与研究,定期编制“科技人才动态简报”。


湖北网上赌搏网站    

2023年7月18日   


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 
澳门美高梅赌博平台 金沙国际 澳門賭場 十大博彩公司官方网站 十大网赌信誉网站 宜昌市林业局 扬州市林业局 拉萨市生态环境局 平顶山市水利局 秦皇岛市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