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赌搏网站

湖北政府网 |邮箱|计划管理|工作后台 |自科基金验收入口| |登录|注册

关于省政协第十二届第五次会议第20220442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省政协第十二届第五次会议第20220442号提案的答复

2022-08-30 17:32 网上赌搏平台
索 引 号 011043145/2022-36170 分    类 科技
发布机构 网上赌搏平台 发文日期 2022-08-30
文    号 有 效 性 有效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科技转化建设校企协作双创平台的建议”提案收悉。我厅会同省教育厅、省经信厅、省知识产权局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促进校企协作共建双创平台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创新创业,着力打造双创平台,支持各类双创载体百花齐放,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推动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融合发展。网上赌搏网站会同省教育厅制定出台推动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33条办法”,集聚高校院所的人才等多元创新要素,积极推动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创新要素与创业项目加速转化,通过研发新技术、创造新产品、孵化新企业、培育新产业,推动区域产业升级与实体经济发展。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5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29家、众创空间374家,在孵科技创业企业超过25000家。

二是推进高校双创平台建设。每年安排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资金,支持高校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目前已建设省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28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4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6个,推进高校实践教学条件改善和教学基地开放共享。我省12所高校获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所高校入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11所高校获批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三是推进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组织举办创客大赛,2021年我省14个项目进入全国500强,2个项目进入全国50强参加总决赛,分获企业组和创客组二等奖,我省获奖项目数量和质量均居中部第一,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创历史最好成绩。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小微企业基地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示范平台和示范基地,申报获批国家级示范平台9个,示范基地6个,数量居中部第一位。

下一步,网上赌搏平台将会同各相关部门,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共同推进创新创业。一是深入推动“三区融合”,以大学校区、产业园区、城市社区“三区联动”为重点,加快“双创”服务升级,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推进打造环大学创新经济带。二是引导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建各类双创载体,提升双创平台建设水平。三是继续推进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继续组织举办创客大赛,持续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小微企业基地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示范平台和示范基地。

二、关于打通高校科技成果市场转化路径

一是加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培育。按照“机制创新、评价促进,奖优罚劣、动态管理”的要求,以开展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认定和绩效评价奖补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全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目标导向,激活释放其服务潜力,引导和激励中介机构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目前,我省拥有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14家。

二是推动高校院所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省教育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省内各高校成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小组下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办公室。2022年,省教育厅提请省委、省政府印发了《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全省建设的意见》,要求创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高校设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基地。目前,全省高校共建设校企研发机构643个,科技成果转移机构63个,加入产业联盟57个。“十三五”期间,全省高校获得企事业单位横向经费年均增长10%左右。2019年来,先后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5所高校和东湖高新区获批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三是发挥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枢纽作用。不断优化“科惠网”“知慧桥”等公共服务平台功能,联合省内外各类科技服务资源,组成跨区域、跨行业的科技服务矩阵,实现了科技成果和技术需求的精准匹配和定向推送,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目前科惠网注册用户近4万,入驻高校、院所、科技型企业及科技服务机构1万余家,集聚省内外可转化科技成果15万余项,技术需求1万余项,各类产业技术专家1.5万余人,建成湖北科技政策库,收录科技政策600余条。“知慧桥”汇聚了全球188 个国家和地区实时动态的全量专利数据,包含全球1.4亿件专利,国内近4000余万件专利,收录全省3.5万家企业名录、270余家高校及科研院所、180余家服务机构和26万专利人才信息。

四是完善工作体系网络。以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为基础,布局建设“1+2+N”(“1”为省级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2”为襄阳、宜昌两个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N”为各市州和重点县市、园区科技成果服务平台)的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性服务平台,构建了“纵向联动、横向互通、覆盖全省”的技术转移体系网络。目前共建有基层站点94家,资源分站50家,服务分所6家,并与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华南中心、郑州中心、海洋中心等20家国内区域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实现了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同时,牵头发起成立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服务联盟,共有鄂湘赣三省的1065家机构入驻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形成了科技成果转化区域创新协同新格局。

五是积极开展科技成果对接活动。持续开展“联百校转千果”科技成果对接、产学研用合作对接和专利技术共需对接等活动,累计推介超过5000项专利成果和近2000项技术需求,促成成果、需求对接超过3000项次,累计签约金额近40亿元。

六是激励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明确对购买先进技术成果并在鄂转化、产业化的企业,省、市财政按其技术合同实际支付额给予10%补助、单个企业最高100万元。

下一步,网上赌搏平台将继续会同各相关部门,大力推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胜势。一是进一步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将试点范围扩展到省属重点高校院所,探索形成符合科技成果转化规律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二是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评价改革,研究制订适合我省实际的科技成果评价标准,建立科技成果多元价值评价机制,形成以价值为尺度的科技成果评价方法,探索科技成果分类评价的方式和模式,破解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三是切实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科惠网”“知慧桥”等平台作用,建好用好湖北技术交易大市场,持续优化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工作体系,举办“长江科技创新要素大会暨湖北技术成果交易会”,常态化组织开展“联百校转千果”“知识产权楚天行”等活动,支持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不同形式的科技成果对接活动。四是加强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和湖北技术转移学院建设,完善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提升高级技术经纪人培训能力,汇聚国内优秀师资资源,每年开展技术合同培训及中高低技术经纪人培训不少于5场,参训人数不少于1000人。

三、关于集中资源力量扶持特色龙头双创平台

一是以申促建,促进双创服务载体资质升级。大力培育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双创平台,积极支持其争创国家级众创空间和孵化器。2021年,我省备案国家级众创空间24家,新认定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5家,均位居全国前列。

二是以评促建,引导双创服务载体能力升级。通过开展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价工作,引导激励各双创载体不断提升双创服务能力。2021年共对51家绩效评价优秀的双创载体奖补2000万元。

三是精准滴灌,赋能双创载体高质量发展。2021年,我省大力推进科技金融服务改革和科技金融机构赋能创新型中小型企业机制体制。探索科技与保险融合发展新机制,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增信服务,引导创投资本、金融资本投入企业科技创新。截至2021年底,通过建立科技金融对接机制,聚集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等各类“金融甘露”,协同银行机构共为700余家科技企业发放贷款近550亿元。

下一步,网上赌搏网站将同各有关部门一道,大力推动“双创”平台建设,打造创新创业高地。一是构建完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机制。以大学校区、产业园区、城市社区“三区联动”为重点,加快“双创”服务升级,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推进打造环大学创新经济带,拓展提升全省各类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科技创业孵化载体专业化、集成化、市场化服务能力。二是大力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鼓励和支持省内各类创新主体,依托国家和省级引才引智示范基地、重大人才工程等,以全职全时引才、柔性引才等方式,引进国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推进在东湖高新区建设“国际引智创新中心”,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引进制度,打造“类海外”人才发展环境。优化外国人来华服务管理。三是推动创新创业层次稳步提升。激发新组织、新机构参与创业的积极性,推动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大企业、军工科研机构和企业等深度参与双创及成果转化,提升我省创业孵化和成果转化的质量。

衷心感谢您对我省科技成果转化和“双创”工作的关注、指导和支持!

湖北网上赌搏平台

2022年8月30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 
十大彩票平台 澳门永利皇宫赌场 十大网络彩票平台大全 澳门赌场官网直营 十大正规赌博平台 陕西省水利厅 辽宁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 天水市科技局 长春市生态环境局 湖北防震减灾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