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政协十二届第一次会议第20180155号提案的答复
索 引 号 | 011043145/2019-15843 | 分 类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湖北网上赌搏平台 | 发文日期 | 2018-08-24 |
文 号 | 无 | 有 效 性 | 有效 |
省工商联:
贵单位在省十二届政协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打造创新湖北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贵单位在提案中提出的通过强化企业在产学研中的主导地位,加强对企业研发投入支持,培育更多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构建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民营企业品牌工程,大力弘扬创新文化等激发我省民营企业创新活力的建议非常中肯,对我们的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这次十九大报告直接使用“民营企业”的概念,既表明党对民营企业认识的逐步深化,又对民营企业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建设作出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网上赌搏网站、省经信委、省商务厅和省政府金融办等部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切实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积极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关于强化企业在产学研中主导地位
2015年以来,省政府出台了《湖北省激励企业开展研究开发活动暂行办法》文件,积极支持企业与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研发合作,充分调动了我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一是扎实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工程。坚持“营造环境、搭建平台、完善体系、建立机制”四措并举,加速科技成果在省内转移扩散,进一步深化省市县三级联动工作机制。鼓励高校院所科研人员服务企业,促进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分离,推动科技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2017年全省共转化科技成果1563项,同比增长24.5%,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66亿元。
二是进一步改进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方式。逐步完善产学研合作平台运行方式,将展会变成对接会,引入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在技术转移、金融支撑和知识产权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组织人员深入各县市区、企业进行深度需求挖掘,截至目前共征集到全省工业企业技术难题和需求320项,下一步将陆续启动重点地区、重点行业专场对接会,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
三是积极推动我省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科惠网自上线运行以来,通过举办对接活动,科技成果登记,技术需求登记等方式服务我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此外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省创投引导基金采取“定向、间接、有偿”及“保本让利”的投资策略和“事后注资”等方式,支持投资省内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和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内初创企业的创业投资机构,分别按其投资额的30%-50%和100%-300%予以事后注资,鼓励其新设或定增基金。
二、关于加强对企业研发投入支持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研发创新是企业经久不衰的核心武器和后续生命力的象征。为支持企业研发创新,我省采取多种方式支持企业研发投入。
一是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积极组织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引导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按照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可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或175%进行加计扣除。目前,我省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共计3406户,享受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2741户,享受优惠占比80.47%,共计享受税收优惠11.01亿元。
二是推动科学仪器设备共享,补贴企业研发投入。为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提高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水平,省政府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对我省高新技术企业和孵化器在孵企业在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研发创新活动中,共享使用湖北省内其他单位的科学仪器设备开展检验测试的,可申请研发测试补贴,同时对提供检验测试服务的科学仪器设备拥有单位,可享受仪器开放共享补贴。
三是持续推动落实科技特派员政策,支持企业研发创新。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省级财政统筹资金保障省科技特派员补贴等支出,完善科技特派员选派政策,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扩展科技特派员项目支持渠道,对先行投入资金开展研发活动,解决我省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问题重大需求的,给予奖励性后补助和产学研后补助。
三、关于培育更多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
深入实施《湖北科技企业创业与培育工程》等,培育更多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才能使我国的企业不再受制于人,才能使我国经济真正做到健康、安全、平稳、快速的发展。
一是开展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积极组织申报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发挥示范企业的引领作用,带动工业企业强化技术创新。近年来,我省共有20家企业被工信部、财政部联合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二是加快隐形冠军培育。实施“3121”工程,力争3-5年打造3个万亿元以上产业、10个5000亿元以上产业、20个1000亿元以上行业,1000个细分行业领域隐形冠军等。去年我省开展了首批323家隐形冠军评审认定工作,其中8家企业(产品)被认定为国家级单项冠军培育示范企业和产品。下一步,将进一步推进市场主体能级提升,加大“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企业扶持力度,打造一批市场领军企业和行业领先企业。
四、关于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
推动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发展,创新科技资金投入方式,加大对初创企业输血力度,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升金融服务实体质效。
一是完善科技金融组织体系。建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截至2017年末,全省共设9家科技分(支)行、l8家科技特色支行和13家主营科技担保的担保机构、科技贷款的小额贷款公司,各类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达到200家,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推动科技金融专项产品创新,与建行合作推出“科技验收贷”,试点推广专利权、商标权等动产质押贷款,以及“纳税信用贷”、“科技型企业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信贷产品。
二是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牵引作用。省创投引导基金创新科技资金投入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向早期科技型企业和创新链上游聚集,聚焦于初创期、早中期科技企业,截至目前累计参股子基金23支,总规模达50亿元,撬动放大7倍以上,投资企业483家,较好的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已投企业中瀛通通讯、明德生物等13家成功上市,湾流科技、易瓦特等43家登陆新三板,推荐入选省“金种子”企业10家、“银种子”企业6家、上市后备企业42家,有力的推动了我省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发展。
三是搭建科技金融信息信用专业平台。建立湖北科技金融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聚集各类金融机构、创投资本等资源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目前我省科技金融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已汇聚优质企业1.3万余家,省内外投资和金融机构400余家,园区和孵化器近百家,金融产品84个,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促成融资超过16亿元。
五、关于构建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和大力弘扬创新文化
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等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弘扬创新文化,进一步降低创业成本和门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以科技创新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快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建设。2017年,我省11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服务中小企业1.7万户,开展服务活动683场,为68万家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实现融资5368万元。下一步,将进一步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服务中小微企业的重要抓手和载体,重点在提升服务效能、整合服务资源、完善服务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助推中小企业发展。
二是持续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近年来,我省积极培育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努力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2017年10月,经工信部正式批复,武汉光谷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组建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成为全国5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之一。此外,正在组织推进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对标建设,争创更多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下一步,还将再启动培育3-5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立“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的创新网络。
三是连续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双创活动。截至今年已连续组织7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参赛企业总数超过2000家,推荐200余家企业参加全国行业总决赛,近80家获得优秀企业等称号,其中博士隆、大安制药等进入全国十二强。通过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有力调动了企业创新激情。
六、关于大力实施民营企业品牌工程
推动我省民营企业坚持创新发展,为社会消费和政府采购提供优质优价产品,同时组织省内企业参加国内外专业展会,以品牌刷新湖北颜值。
一是深入推进我省工业企业品牌培育和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截至目前我省国家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达到19家,国家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达到5家,其中“随州专用汽车产业集群”升格为国家首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示范。去年以来,共组织200余家企业参加全省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建设培训班;组织奋进智能、华山科技等民营企业赴上海亮相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推动品牌培育工作,提升企业和区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是加快知识产权运用培育。针对企业、行业及社会需求,针对性开展知识产权培训服务和宣传,在首个“中国品牌日”举办了标准与知识产权“一对一”高端峰会,举办了全省工业企业质量标杆经验交流暨知识产权运用培训班,营造了良好的知识产权发展环境。下一步,将继续指导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推动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支持我省外贸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国际贸易展览会。为拓展我省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实施国际市场开拓“百展行动”计划,共制定安排107个展会,其中境内展7个,境外自办展9个,境外品牌展会42个,境外重点推荐展会49个。同时对参加境内外展会的企业进行一定的参展费用补助,单个展位费最高可补助6万元,通过一系列措施有力促进了我省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湖北网上赌搏平台
2018年8月24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