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赌搏平台从八个方面为加快疫后重振提供科技支撑
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科技创新发展工作,打造创新引擎、加快疫后重振,网上赌搏平台紧紧围绕湖北高质量发展需求,找准科技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针对全省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求,扎实推进技术成果精准对接,助力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跑出“加速度”
一是启动实施一批重点项目。积极承接国家“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项目,组织省内重点科技型企业,积极申报并争取国家立项,承接重大科技成果在鄂落地转化,支持一批优秀科技型企业克服疫情带来的短期困难,实现创新发展。
二是发挥高新区在推动复工复产中的重要载体作用。支持全省12家国家高新区、20家省级高新区推广应用健康监测、智慧物流、远程办公、数字政务、无人配送等新技术新产品,协调督促省内国家高新区参与科技部复工复产统计监测体系,积极利用一站式信息服务平台,支撑企业复工复产。全省形成了以东湖高新区为龙头,襄阳、宜昌高新区为两翼,孝感、荆门、随州、仙桃、咸宁、黄冈高新区等多点布局的整体架构。
三是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孵化载体为在孵企业减免房租,并将其纳入本年度“3A科技企业孵化器”考核指标,加大补贴支持力度。全面落实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孵化服务机构运营成本,服务培育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发挥创新资源、市场渠道、供应链等优势,通过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等方式,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同步复工,协同创新。日前,我省智能装备、导航技术等2家众创空间被纳入国家备案示范。至此,我省国家级专业化众创空间增加到7家,位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二。组织实施“大学生科技创业专项”,对立项企业给予每家不低于10万元的资金补贴,培育一批有潜力、创新性强的科技型初创企业。
四是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与支持。加强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宣讲,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激励政策。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服务,在疫情防控期间实现认定工作全程网上办理。指导各地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库。目前,全省高新技术总数已达7892家。
五是推进技术成果精准对接。积极争取科技部“百城百园”行动在鄂实施,按照 “一城一主题、一园一产业”的要求,组织我省国家创新型城市(县市)和国家高新区、国家农高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编制实施方案,积极争取科技部立项支持,快速推广应用一批先进技术和科技创新产品。
六是开展科技人员服务企业专项行动。组织开展“科技领军人才引育行动”。启动“湖北省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组织我省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单位选派“科技专员”,为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技普及服务,对于成效突出的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科技人才计划。优化外国人来华服务管理,发挥外国人才签证制度优势,提供出入境便利。探索支持湖北省企业的海外研发中心、境外控股子公司,柔性引进外国创新创业人才成果在我省落地转化。
七是科技助力春耕生产和扶贫攻坚。积极利用省农村信息化门户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农业科技12396平台的作用等信息化手段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广泛开展科技人员下基层活动,推动全省380名省级科技特派员、426名“三区”人才、4773名市、县级科技特派员和全体农业科技工作积极投身战“疫”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国家级星创天地59家、省级星创天地 175家、市级星创天地213家,涵盖了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茶叶、畜禽、水产等7大产业领域。
八是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支持高校毕业生短期就业,督促高校、科研院所在实施科技计划项目时设立科研助理或辅助人员岗位,扩大博士后岗位规模,其劳务费用和有关社保补助按规定从项目经费中列支。支持依托高新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设立大学生就业实训基地,开展创业培训,建立见习岗位等,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