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院士团队仿“驼峰”原理研发隔热排湿布料
2月22日,武汉纺织大学省部共建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卫林院士团队,受驼峰启发,研发出一种具有仿驼峰结构的布料,解决长期以来个人热防护和热湿舒适管理难以兼容的难题。
研究始于消防服。武汉纺织大学省部共建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卫林院士团队成员张骞老师介绍,消防员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高强度工作,人体产生大量汗液,将直接影响个人健康和工作效率。目前,市场上商业热防护面料往往关注热防护性能提升,缺少热湿舒适方面的研究。
通过调研大量文献资料,团队成员发现,在自然界中驼峰是骆驼独有的一种近乎完美的保护屏障,能够长时间避免骆驼受沙漠白天极端热环境影响。
受驼峰原理启发,团队反复研究探讨,终于研发出神奇的消防服布料。前期模拟实验表明,该布料在极端条件下(80℃)的底部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比商业化消防服低20.6℃和13.6%。传统消防服有亲肤层、透气透湿层、隔热层、防火层,而研发的这款消防服布料,既比传统消防服轻巧,同时保留了上述这些功能,“从理论上来讲,这种布料至少耐1000℃高温”。
这种仿“驼峰”布料,除了应用在消防服上,还可以根据不同场景的需求,赋予其特殊的功能。未来期望用于冬季户外运动、电磁防护、深海探测等等。样式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方形、菱形等。针对这款消防服布料,张骞老师认为其在防护同时,最大程度解决人体舒适性问题,“穿在身上舒适了,效率也就提高了”。
目前,徐卫林院士团队的这项科研成果已在材料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先进功能材料》上发表,针对该项成果的转化应用,团队也正在与相关企业洽谈合作走向市场。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