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推动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
11月20日,由十堰市人民政府主办,十堰市科技局、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承办的“企校双进促融合 成果转化促发展 十堰市2023年企校双进主题活动”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举行。副市长罗耀华出席活动并讲话,希望高校院所坚持“四个面向”,突出成果转化应用导向;尊重“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成果转化动力;强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培育高质量的技术经纪人队伍,实现和加速从技术供给方向技术需求方转移转化,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十堰市直单位、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代表、省内部分高校院所专家、高新技术企业代表等共350余人参加活动。
全力打造立体联动“孵化器”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人才聚集地,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地方发展中肩负重要责任。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近年来在开放合作、校园建设、内涵建设、企校合作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十堰市科学技术局携手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从“书架”到“货架”,将活动分为展示区实地巡展、主题系列活动两大部分。其中,实地巡展部分集中展示十堰市科技局、驻市四所高校、中国工程科技十堰产业技术研究院、十堰市农科院等单位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成果。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授牌、签约、主旨演讲及技术交流对接等形式进行,汇聚企校联动新合力,携手各高校深化同企业的务实合作,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为十堰市提升科技创新新活力,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次活动精心制作16块科技创新展板及专题片集中展示了近三年全市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了138项技术需求和1918项技术创新成果,设置了6个产业领域技术交流洽谈对接现场,参会企业与高校院所、金融机构进行技术、成果、人才和金融等需求对接交流,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互促共进,互惠共赢。
重点建设成果转化“加速器”
为进一步引导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的互联互通,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接上技术与产业的“断点”,形成创新要素协同助力的新经济增长点,十堰市科技局建立日常联络制度,收录高校与企业诉求、合作意向,梳理分类形成服务协调清单,一对一分发、面对面交流、点对点解答,及时发布相关政策,推送高校人才资源等相关信息,进一步畅通部门、高校、行业、企业四方交流合作机制。
今年以来,十堰市科技局已开展“企校双进”活动9场,组织清华大学、北京轻工业大学、武汉大学等30余家省内外高校院所,60名教授专家与195家企业开展对接交流,33项科技成果实现在堰转化。
聚焦培育两链融合“促进器”
本次活动着力建立“政府搭台、专家领舞、企业唱戏、合作共赢”的机制,邀请北京、武汉等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主旨演讲,分享产业发展趋势,畅通了“企业出题+高校答题”通道,瞄准十堰“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科技创新项目,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活动中,与会领导为2023年度获批的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湖北省油橄榄产业技术研究院、湖北省引智创新示范基地湖北省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等9家平台授牌。10项京堰对口协作、揭榜挂帅等重点研发项目的企校代表进行现场签约,总投资5000余万元,涉及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新型电池和生物医药等领域。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北帕菲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发布技术需求,车载复合电源关键技术及应用、十大楚药——仙茒馀粮系列”黄精养生食品、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下设备智能运维系统开发和应用等3项成果进行路演。
下一步,全市科技系统将紧紧围绕十堰“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体系,围绕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需要,常态化开展需求征集、成果发布和合作对接,使“企校双进”的范围越做越广、效果越来越好,不断提高成果转移转化效能,提升“钱变纸”“纸变钱”的能力。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