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55家民营企业获批湖北省支持高企发展专项资金
近年来,荆州市严格落实中省市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相关要求,通过强化企业创新主体、推动关键技术攻关、深化科技金融支持等举措,助力55家民营企业获得2025年度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民营经济已成为荆州市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超1000家,占比达93%以上,业务覆盖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全市147家科创“新物种”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亦达94%。在具体工作推进中,市科技部门重点从三方面发力。
构建梯度培育链条。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创‘新物种’企业”培育体系,遴选优质企业重点培育“瞪羚”“潜在独角兽”等科创“新物种”。
精准赋能技术攻关。围绕荆州“23515”现代产业体系和“2+2+1”主导优势产业,聚焦民营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痛点难点,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将企业创新需求纳入市科技创新项目指南,鼓励企业牵头承担省级科技攻关项目。2025年,全市已有31个项目获批省级科技计划立项。
深化科技金融支持。大力推广科创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目前,全市1.21万家科技型企业已纳入“湖北科创企业智慧大脑”平台并完成评价分级;14家在荆银行开展“知信贷”业务,累计授信84.741亿元,为1115家科技型企业发放信用贷款47.41亿元,为企业不同成长阶段提供差异化、全周期金融保障。
下一步,荆州市科技局将持续开展“科小二联百企”“三送三问一帮”制度和开展干部包联帮扶重点企业活动,为企业提供全链条、多方位、全覆盖的科技创新服务,打通科技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推动科技创新政策落实落地。推动科技政策从“有的用”向“用得好”转变,以政策赋能破解体制机制壁垒,以生态建设促进要素高效流动,最终形成“科技引领-产业升级-经济增效”的良性循环,真正让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的发展实效,推动创新要素向民营企业集聚,以科技创新全面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