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市构建多维赋能机制促产业创新发展
一是强化企业主体培植力度。武穴市出台《武穴市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等政策措施,从科研投入、平台建设、人才支撑等方面强化制度供给。培强祥云化工、国鼎华明等一批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提升创新能力。建立科技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分类指导机制,高新技术企业达180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达到71%。
二是搭建成果转化坚实平台。完善科技创新供应链服务体系,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转化平台,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重点推进武穴磷氟精细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中能建民本农业新材料与零碳建材联合创新研究院建设,以湖北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建设为载体,引导创新资源与产业需求高效对接,推动创新资源向产业一线集聚。截至目前,建成各类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5家,在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入驻企业421家,发布需求396个,成功对接276个,搭建起企业承接科研成果转化的坚实底盘。
三是构筑人才集聚发展高地。充分发挥各类创新平台作用,加大市场化引才、以才引才、柔性引才,着力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以人才集聚促进创新创业。探索建立“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科技项目+产业基金”聚才模式,引进一批引领重点产业关键技术发展的科技领军人才及团队,推动企业积极入驻黄冈(光谷)离岸科创中心。聚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建成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武穴分院,以“产业链”为切入口,加快链上企业所需人才培育,增强企业创造、吸纳、运用科技成果的能力,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2家、星创天地13家等平台。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