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深化市(企)校合作 共谱发展新篇
今年以来,麻城市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主导产业技术需求积极对接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深化市校(企校)合作,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引人才,搭建市校合作新桥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积极对接省、市科技和经信部门,争取上级人才政策、项目支持。在全市范围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征集企业人才及技术需求25项,通过“三区人才”计划引进人才16人,新建5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选派本级科技特派员110人,带领专家团队前往企业对接40余次,签约产学研合作协议10项,解决企业技术需求10余项广。
建平台,构筑市校合作新高地。坚持将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作为推进市校合作的重要抓手,通过共建平台充分发挥高校院所的创新源头作用,激活创新要素资源。一是积极打造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强调研指导,组织召开麻城湖北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研究院管理章程,按照“一院三部多中心(1+3+N)”持续拓展研究院服务范围,成功创建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二是加快建设省级研发平台。指导支持现有4家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参与绩效评价,调研全市黄冈市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运行情况,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省级平台,其中凤凰白云山药业有限公司同中国药科大学共建的“湖北省眼健康创新药物与贫血药物企校联合创新中心”获批省级认定。三是完善科技平台后备库。围绕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众创空间、省级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等平台建设在全市开展调研指导,培育桃盛文化申报省级众创空间、金兰农业和思迈特被认定为省级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促对接,共建市校合作新模式。聚焦产业发展积极开展市校对接活动,通过深入交流寻求市校合作新模式。一是聚焦“一镇一品”深化校镇合作。围绕茶叶、桃产业发展需求,阎家河镇、龟山镇先后同湖北省农科院果茶研究所来镇签订产业发展产研合作协议,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二是聚焦“3+X”产业体系开展市校对接。由副市长王开伟带队前往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开展对接,双方就共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研究中心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邀请武汉汽车零部件商会来麻城考察洽谈,与华博新材料就转型汽车轻量化生产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争项目,激发市校合作新动力。严格落实市校合作各项激励政策,鼓励支持企业争取省、市科技项目支持。先后指导湖北工业大学麻城产业技术研究院实施黄冈市科技赋能项目,荔众新材料、磊雅鑫盛石业、泛舟新材料同湖北大学、黄冈师范学院等高校的合作研发项目获网上赌搏网站技术创新项目立项支持,争取项目资金超300万元。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