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副总为红安企业赋能
使用甲醇/水(1/1, V/V)作为流动相,将现有商品配置成一定浓度的溶液进行液相色谱分析,对比标准品的流出曲线信息,分析出该商品的主要成分信息……11月12日,在武汉宜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验室里,教授夏涛正指导3名宜田科技研发人员完成相关检测实验,这是他参与武汉宜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日常研究的一幕。
2020年7月,夏涛与武汉宜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受聘成为公司科技副总。身为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的夏涛来头可不简单,他近五年在精细化学品合成、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应用、纳米材料改性等研究领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近1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和实用新型专利1项,主持和参与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等在内的各类项目10多项,其中2项研究成果经省级成果鉴定认定分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研究成果先后扶持3家企业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企业获批湖北省高性能乳化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在成为武汉宜田首席专家的4个月里,夏涛深度参与武汉宜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领域的发展规划、指导公司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等工作,先后指导公司申报了《一种用于硅片碱液制绒的添加剂》、《一种金刚石线切割循环系统用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金刚线切割单/多晶硅棒用脱胶剂》、《一种金刚线切割单/多晶硅棒用中性脱胶剂》等多项发明专利,不仅大幅度改进了现有产品的性能,也对公司未来的研发方向做了明确的指导。今年10月,夏涛教授课题组通过研究AR膜上固化后粒子堆积的开孔结构,研制出使单层纳米涂层的超白玻璃透光率增加3%以上的生产工艺。
此外,夏涛教授每月会到公司开展专业培训,提升年轻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操水平。“在夏涛教授的指导和培训下,我们的专业技能得到快速提升,更重要的是学习到了攻坚克难的宝贵工作品质。”28岁的研发人员刘辉说。
大学是前沿科技创新的孵化器,而前沿科学技术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香饽饽。夏涛的到来,使武汉宜田与武汉理工大学在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技术创新、产品改进走出了一条共赢之路。让高等院校的人才与市场联系更紧密的同时,也助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