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建始:聚力科技创新 校地合作赋能高质量发展
建始县积极构建校地合作机制,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加快集聚一流人才、打造一流平台、产出一流成果,为建始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产业发展“富口袋”。推动校企精准对接,加速科技成果“变现”。让科技创新成果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才能真正服务高质量发展。华中农业大学积极探索成果转化有效路径,通过科技合作推动联合创新,让科技成果供给对上产业发展的“胃口”,促进建始县农业产业发展。学校累计组建科技服务团队42支,设立产业攻关项目53个,投入项目经费1200余万元。在华农的鼎力相助下,建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抢抓华农定点帮扶机遇,累计发展特色产业47万亩,培育涉农市场主体2000余家,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立足“康养金地·和美建始”定位,校地双方共同谋划建始“生态长廊”和“园艺+旅游”发展新模式。
人才培育“富脑袋”。学校不断加强乡村建设人才培养,培训技术人才、经营人才、乡村治理人才、高素质职业农民等四千人次。连续多年派出本禹志愿服务队研究生志愿者在建始摩峰小学支教;通过“乡村教师来汉培训”、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培训等项目为建始培训近600余名乡村中小学骨干教师。
招商引资“共富裕”。聚焦企业需求,增添创新发展动力。利用华农“校友企业家”资源,为建始招商引资赋能。世界500强企业海亮集团旗下的明康汇生态农业公司建成投产,现存栏养殖蛋鸡100万羽,产值达3亿元。引进中国500强企业海大集团,建成年产35万吨、产值达16亿元的饲料厂。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