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科技特派团助力恩施州生姜产业绿色发展
3月26日,长江大学香辛作物研究院科技特派团刘奕清教授一行分别赴恩施州来凤县、宣恩县开展生姜产业产学研合作对接工作。恩施州科技局、来凤县科经局、宣恩县科经局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对接活动。
科技特派团与来凤县凤翔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和科技部门相关同志就生姜种植产业发展问题展开座谈讨论。据悉,因受制于姜瘟、病虫害、产量低等因素,来凤县凤翔食品有限公司生姜种植遇到了瓶颈,经与长江大学香辛作物研究院科技特派团对接,双方达成了产学研合作共识,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旨在通过谋划建设生姜种植产业示范基地,以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解决生姜种植中的“卡脖子”问题。随后,科技特派团专家深入企业生姜种植区,指导企业针对生姜种植产业示范基地进行合理选址,同时还对生姜产业前景、生长环境习性、选种晒种催芽、播种盖土覆膜、轻简机耕作业、生产管理贮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现场培训,极大提升了企业增产营收的信心。
当天,科技特派团还赴宣恩县李家河镇板栗园村绿合蔬菜专业合作社开展对接。专家组深入田间地头了解了合作社春播准备情况、产业发展需求和亟待解决的种植技术难题,并对姜地翻土、开沟、刨垄等进行指导培训。近年来,在长江大学科技特派团的指导下,绿合蔬菜专业合作社已在板栗园村率先建成生姜种植科技扶贫示范基地,生姜种植产业已经初具规模。
生姜产业是恩施州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尤其来凤县凤头姜更是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生姜产业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但是,如何保护、利用发展好这一特色品牌和产业,让其更好的推动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行动构筑了这一桥梁。
经过多次对接,长江大学科技特派团与来凤县、宣恩县生姜产业企业及地方科技部门达成共识,充分挖掘拓展科技特派员的巨大潜力,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一是进一步发展壮大生姜种植产业,率先建成全国第一个生姜村,积极推动恩施州生姜产业做大做强;二是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加强政策资源与科技创新互动互助,助力乡村振兴;三是建立政府、高校、企业联动机制,科学规划生姜产业村,更好的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
附件:
